当前位置: 首页>会员风采>会员风采
聊城水务集团多措并举 漏损管控提档升级
发布时间:2021-11-11
信息来源:聊城水务集团
访问次数:0

聊城水务集团立足城市发展大局,从供水巡查维护、计量漏损、压力调控、智能管控等多方面入手,不断加强创新思考与实践,多措并举提升漏损管控水平,提高供水运行能力,保障安全优质的生活饮用水从源头流到龙头,送进百姓的心头。

专业测漏队伍 为城市管网“听诊把脉”

“昌润路与振兴路交叉口东南角发现路面积水,请派测漏人员前往检测。”7月中旬的一天,水务集团润达水业管线处测漏员接到“水务热线”工单。

接到任务后,测漏员迅速赶到现场,手持听音棒和检测仪,以望、闻、听等方式仔细查找漏水点。经过2小时的反复测漏,最终确认为DN600×300四通管件损坏导致漏水。为不影响市民群众出行,测漏人员及时将漏点信息反馈抢修人员,并及时止水,准备维修。

水务集团加强管网巡检维护工作,组织专业测漏人员,配备先进测漏设备,对市区供水设施进行定期巡检、维护,并及时上报、维修漏水管道,保证供水设施的安全运行,降低管网漏损。这群“管网医生”主攻城区供水管道漏损,不分昼夜为城区供水管网“问诊把脉”。

依托“指尖管理” 加强管网智能化监测

谋定而后动,厚积而薄发。水务集团立足工作岗位、对标先进,学习借鉴减少管网漏损的技术和管理经验,2014年,水务集团通过“供排水一体化”,引入GIS地理信息系统,推进管网测绘,实现了图纸的坐标化管理,同时,逐步对城市管网进行普查,将管道的铺设年代、管径、管道材质、埋设区域等情况补录到GIS系统中,对市区管网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将城区供水管网、阀门、消火栓统一整合录入GIS系统,实现了闸门的动态化管理,逐步减少了因设施漏水、闸门启闭及管件跑水问题所造成的漏失;科学布置远传压力监测点,根据供水管网走向,在城区主管网安装了近50处压力检测点、水质监测点、流量监测点,进行实时监测。

“供排水一体化”平台所具备的主动预警、节省人力、提高效率的三大优势,可协助业务人员及时发现管网供水异常,统筹供水调度,快速定位漏失区域,及时控制管道漏失并实施抢修,避免盲目的“地毯式”搜索,有效提高供水抢险效率,将爆管事故造成的供水损失降到最低。

管控成效显著  产销差率逐年降低

受年限、材质、外部环境等影响,城市供水管网漏损问题普遍存在,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水资源,更是对用户正常用水的水压、水量造成了影响。

为进一步助力宜居城市建设,保障城市供水管网安全运行,水务集团自我加压、提高标准,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手段。一方面积极推进老旧小区自来水“一户一表、计量出户”改造工程,对室内外老旧管网统一改造,将各用户水表迁移至室外并安装智能水表,解决了因小区支管漏损造成的水费公摊过高等问题;另一方面加快老旧管网改造步伐,规范管道施工,加大管网管理力度,逐步解决因管道材质老化造成的“跑冒滴漏”和爆管几率高等问题。2018年至2020年间,供水产销差率从10.64%降为8.57%,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走进全国同行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