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企业节支挖潜、降本增效,威海市水务集团的设备管理人员开动脑筋,以技术改造推动工艺革新和管理创新,有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节约了经营成本。
小小的电容 解决节支降本大问题
城市供水要做好超前保障,以备不时之需。为加强应急管理,市水务集团建设了备用水源地,这些备用水源地的泵站设备平时基本不运行,其中有两处泵站配套的500KVA变压器采用“高供高计”计费方式,由于这些变压器大多数时间处于空载或低载状态,无功补偿达不到电力部门用电考核要求,每年因此缴纳的利率费高达十多万元,用电成本高昂。
为了解决高额无功补偿利率费的问题,生产发展部设备科的耿涛同志,积极探索解决措施,他凭借不服输的劲头,依靠自己的电气知识和勤钻研的精神,认真分析电费数据,反复琢磨、计算,查阅针对性资料,咨询相关业内技术人员,最终决定对变压器采取就地电容补偿的方法,提高变压器在空载或低载状态下的功率因数,经试验取得了成功,通过1年的观察和运行,两处泵站的功率因数由原来的平均0.5提高到平均0.9左右,基本满足了电力部门的补偿要求,解决了无功补偿浪费的问题。无功补偿利率费减少到了每月几百元,全年可节约力调电费10多万元,同时为解决其他设备的类似问题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科学调整工艺 不断降低能耗
净水厂的各种水泵、电机等设备,都是经年累月24小时不停机工作,其中加药搅拌器是电能消耗比较高的设备,怎样才能从这些设备挖潜节能,这是净水厂技术人员都迫切想解决的问题。
蔄山净水厂生产科侯大磊通过长期研究,拿出了方法,他发现:搅拌器短时间停机并不会影响净水效果。他通过多方查阅资料论证,在充分掌握搅拌器性能参数的基础上,不断摸索试验,在搅拌器的控制柜里添加时间控制器,调整工作频率,并对搅拌器的工作频次进行优化设计,搅拌器由原来的全天运转变成每20分钟工作1分钟,不仅节约了电费,还延长了搅拌器的使用寿命,同时还能保证净水水质标准。经测算每年可节约用电量7万多度,节省电费5万多元。
灵活的“滑梯” 工作起来很省力
矿泉水公司大桶搬运工作很繁忙,特别是在卸装大桶时需要进行人工搬运,每人每次只能传递两个桶,卸完一车空桶,需要一个半小时,怎样提高工作效率是刘高波师傅的研究方向。
他发明了卸桶用的小“滑梯”,采用儿童滑梯原理,利用废旧材料改造了一个大桶自动滑梯系统,平滑面采用不锈钢板,保证对桶不磨损,两边采用圆杆护栏且滑动流畅,这个小滑梯既保证桶不掉落,又让工作人员不弯腰,可以直接取走,提高了速度,还降低了工作强度,当车辆靠近时,将“滑梯”推过去与车辆对接,只需要把水桶扔到滑梯上,就可以轻松完成卸桶工作,工作效率与原来相比能提高四倍多。
一件件技术小革新,为集团带来大利润,就像是给水务集团这台“发动机”加足了“燃料”。正是这种创新的精神,引导职工在各自的岗位上创造性地工作,让创新的引擎沉稳有力地加速,激荡起更强劲的发展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