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汇临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企改革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国企改革各项任务,围绕“一企一业、一业一企”改革深入推进,全面发挥党建引领、优化组织结构、重塑机制流程,切实打造在机构设置上更加科学、在职能配置上更加优化、在体制机制上更加完善、在运行管理上更加高效的水务发展路径,以锲而不舍、九转功成的坚韧推进改革落地见效。
党建引领,强基固本,锻造高质量发展“红色引擎”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山东汇临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制定将加强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的工作举措,深入推进“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确保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统一。推进党建入章工作,完成公司章程修订,党组织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以创建“一支部一品牌”为抓手,持续深化党建品牌创建工作,成功打造“水润犁城 恒惠民生”党建特色品牌,有效树立了企业良好形象,扩大自身影响。
坚定决心,引进外脑,把稳深化改革“方向盘”
为切实把上级关于国企改革的决策部署落实到位,山东汇临水务集团有限公司高起点、高标准擘画改革蓝图,将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与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工作有机融合,聘请行业内优秀团队将改革行动细化分解,为改革行动标清了前进坐标。各级公司“一把手”主动入位,亲自推、带头干,累计召开多次专题会议,建立起一级抓一级,层层推改革、层层抓落实的良性机制。召开“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优化”项目集中宣贯会,使全体干部职工做到真正听懂悟透,知行合一,确保公司内部改革工作走深走实,在全公司范围内形成了上下一盘棋、人人皆先锋的改革良好氛围。
综合考量,靶向发展,打造水务特色“闭环链”
回顾改革发展历程,山东汇临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综合考量行业格局、战略目标和企业实际等因素,以供排水为主业,以打造水务领域全链条服务企业为目标,充分发扬“跳起来摘桃子”的拼搏精神,深耕产业链布局,着力推进产业布局优化调整,彻底打破国企原来的“大锅饭”管理格局,从传统的国企经营模式向市场化经营模式转变,逐步打造形成制水供水、检验检测、物业管理、市政、水利工程施工、污水处理一条龙产业链,业务发展趋向多元化,公共服务水平和民生保障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与成立之初相比,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显著提升,全面进入了改革融合、业务互补、靶向发展的快车道。
改革“形神兼备”,更要“质量双优”——农村供水服务管理到户,城乡供水真正实现了“同源同质同网同服务同监管”;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污水处理效能显著提高,雨污合流、污水溢流等问题得到一定解决;物业服务更加优质、便捷、高效;CMA扩项获证成功,高质量完成各项检验检测任务;工程建设高标准有序推进……在这一连串经营质效提升的背后,是各业务板块改革创新、突破发展的生动写照。近年来,山东汇临水务集团有限公司荣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山东省农村供水标准化工程”“市级过硬党支部”“企业文化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
精细管理,加强常规,人力资源优化“生动力”
山东汇临水务集团有限公司致力于构建相适应的集团管控模式,充分发挥集团化优势,在具体实施中,山东汇临水务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加强制度能力建设,按照标准化、流程化、集约化进行管控,明确子公司产业发展和业务运作核心,通过高效、集约的经营管理,控制生产成本,扩大利润。另一方面,山东汇临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对组织架构、绩效管理、薪酬结构等各方面进行优化提升。成立企业内审部门,内部管理控制工作得到有效提高。打破传统用人模式,打通职工晋升渠道,实行“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薪酬能增能减”的用人模式。全面推行绩效考核管理制度,科学建立完善员工薪资晋级机制,以岗定薪、人岗匹配、薪岗对应、易岗易薪。职工工作积极性得到了有效提升,对《薪酬管理办法》《绩效考核管理办法》《积分奖励办法》等制度进行制定完善,公司内控管理取得实效。
使命重在担当,实干铸就辉煌。山东汇临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持续聚焦主责主业,践行国企担当,以更大的决心和魄力,更加务实的举措,不断巩固改革行动成果,确保取得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改革实效,为水务事业高质量发展书写新时代国企改革的“汇临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