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勇担使命 不负韶华——记全国先进工作者、山东省(济南市)供排水监测中心副主任孙韶华
发布时间:2020-12-16
信息来源: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访问次数:0

11月24日上午,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这天在人民大会堂现场参加大会的,就有全国先进工作者、山东省(济南市)供排水监测中心副主任孙韶华,下面是她的先进事迹报道。

孙韶华,女,汉族,1966年9月出生,九三学社社员,大学学历,现任山东省(济南市)供排水监测中心副主任、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二级)。从事水质监测服务及水处理技术研究30余年来,爱岗敬业、担当作为,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先后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科研成果获省部级科学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济南市科学进步一等奖3项。她说:“立足本职岗位,用心工作,创新工作,为行业为国家奉献自已的力量是我的初心,守护人民供排水安全是我的职责。”

守己责,脚踏实地勇担使命

爱学习、善思考是孙韶华身上最显著的特点,这份积累和沉淀让她始终保持着一颗善良、奋进的平常心,同时也练就了浪里撑帆的坚韧。

工作中,孙韶华始终坚守“监测为民、科技惠民”的初心使命,注重在理论学习、调查研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独具一格的管理方式和适度超前的发展理念,不仅为全国首个政府直属供排水监测机构组建、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根基,还有力推动了我国水务行业水质监管“济南模式”的建立。

虽然工作复杂、繁忙,她仍然执着于学习,坚持用理论知识指导工作实践。尤其是在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科技专项课题研究期间,她不仅潜心研读项目管理及前沿技术理论,还注重方法探索,尤其擅长课题研究目标、路径的整体把控、各方资源的最优组合,以及项目实施、资金收支的规范化管理。她所承担的项目一直以“脉络清晰、成效显著、示范推广性强、资金干净明了”而著称。

勤为径,攻坚技术创新制高点

“敢于第一个吃螃蟹”,是孙韶华团队不断开展管理和技术创新的真实写照,正是这份勇气担当,使她在水质监测预警及水处理技术创新上攀越了一座座高峰。

作为国家级监测站能力建设负责人,针对部分水质检测方法低效繁琐、灵敏度差等问题,她带领同志们在完成日常检测任务的同时,挑灯夜战,主持开发的5大类35种产品370项检测能力获国家认监委CMA认证,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针对传统实验室检测方式单一、结果滞后的弊端,团队立足行业发展实际,在全国率先尝试多层次、全流程、智能化监测理念,并在济南建立了首个“三位一体”的立体化监测体系,实现了在线监测、移动监测和实验室检测有机结合,大大提高了发现水质风险时效性,这一监测监管模式同样在全国各地得到了普及推广,济南市也因此跻身国家级供排水监测行业技术领先城市行列。

2008年至今,孙韶华主持承担了3项国家重大科技“水专项”课题,争取国拨科研经费3660万元,这些课题从蓝图规划、技术设计、路线制定到具体实施无不饱含着她辛勤的汗水和智慧。在“引黄供水地区水质风险评估技术研究与应用”课题实施过程中,她风餐露宿,完成了黄河中下游地区重要引黄干渠和水库现场的调研,基本掌握了引黄水库水质污染特征一手资料,为黄河中下游地区饮用水安全保障水质共性问题识别评估提供了解决方案;所承担的“地下水源饮用水卤代烃及硬度控制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课题,不仅入选国家水专项办“十二五”标志性成果,更是紧扣新时代绿色发展要求,自主研发的固定填料床曝气吹脱、诱晶除硬等环保节能型工艺技术,使部分存在卤代烃和高硬度问题的地下水厂焕发了生机活力,为全国同类型地区供水水质达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典型工程案例。

深扎根,服务基层解难题

扎根基层、服务基层是孙韶华身上最可贵的精神,正是这份沉下去的坚守,使她为山东乃至全国水务行业强监管贡献了全部聪明才智。

在长期基层服务中,孙韶华发现山东省部分城镇供水、排水企业水质检测机构由于职责定位、能力不足等原因,长期游离于企业生产运行之外,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领导和相关处室的大力支持指导下,她敢想敢干,独辟蹊径提出了“水质检测机构参与供排水企业生产、运行、调度”的监管理念,执笔编写了山东省城市供水(排水)检测机构能力建设管理相关标准,率队完成了全省112家供水企业水质检测机构的现场评审工作,同时通过座谈交流、现场示范等形式手把手地将自己规划建设、运行管理国内顶尖水质实验室的多年经验毫不保留地传授出去。此项工作的开展,有力提升了山东省城市供排水行业检测机构整体监测能力和水质保障水平,同时也促使监测机构在城镇供排水企业生产运行、工艺改造中真正发挥指导及把关作用。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孙韶华敏锐地发现水系统监控预警是加强行业管理的“新兴方式”。结合多年积累的“三位一体”立体化监测体系工作经验,围绕普遍存在的信息“孤岛”问题,他们抽丝剥茧,研发建成了国内首批省市两级“城市水系统监管业务化平台”。该平台涵盖了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水、二次供水及河道水等103个自动监测站点,日均接收水质监测数据1万余条,可实现29个监测指标的实时监测和水质问题的预警预告,为山东省进一步加强水务行业监管搭建了一道坚实的防线。

作表率,育得桃李竞芬芳

为人师表、甘于奉献是孙韶华给人的第一印象,身为国内供排水行业少有的女性专家,真诚质朴的品性使她成为身边人的良师益友。

“我们的创新要源自基层,更要服务基层”。作为“山东省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的领头人,她是这样要求的,也是这样带头做的。工作中,积极倡导“一线工作法”,对于行业企业发展中的难题,她总是主动靠上去、帮到底。研发的科技成果在水厂示范应用时,她带领团队10余名技术骨干连续20多天夜以继日靠在工地上,拧阀门、配药剂……,朴素地像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工作人员,甚至连技术培训环节,她也是亲力亲为,手把手地教,直至当地工作人员基本掌握了设备运行、水处理剂配比等关键技术,在她的带动下,水厂成功通水,收获了当地政府和人民的交口称赞,真正“把论文写在了祖国的大地上”。

至今,她仍然清晰地记得2016年末岁尾的那场“攻坚战”,数九寒天,她和同事们连续34天不分昼夜战斗在黄河岸边,克服了野外作业带来的种种困难,出色的完成了“国家供水应急救援能力建设项目”--移动式应急净水装置现场测试评估任务,为住建部全国八大供水应急救援基地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同时也斩获了行业“铁军”的赞誉。

身教胜于言传,在她因人施教、“传帮带”树匠心、育匠人、出精品的过程中,孙韶华创新工作室先后涌现出市级“三八红旗手”、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青年学术带头人,省、市技术能手、创新能手等30余人次,获得省级以上科技奖项10余项。更值得骄傲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真正沉下心来,乐于在扎根基层中找准科研创新的驱动点和成果转化的着力点,她的工作室平均每年为基层供排水企业义务提供技术咨询报告10余份。此外,她还参与承办了7届全国性水质监测预警高级研修班,牵头组建了省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累计为行业培养中高级人才3000多名。

困难问题冲在前,荣誉成绩面前却总是退缩在后,能推就推、能让就让。无论是重大项目(课题)汇报,还是先进经验汇报,她甘当幕后谋划人,多次谦虚地表示自己只是这个出彩集体的一个代表,很幸运地遇到了好领导、好搭档、好同事,齐心协力做了一些有意义、惠民生的工作。现如今,扶持培养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站在光环之下,已成为她最幸福的期盼。

有理想有坚持。孙韶华31年如一日,像螺丝钉一样始终把自己拧在水质监测的第一线,以实验室为家、与资料为邻、和数据为伴,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用心将平凡的工作做出精彩,用实际行动回应了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城乡水安全保障的新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