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公用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通过夯实“五个坚持”工作体系,将高质量党建作为引领发展引擎,构建起党建与水务事业同频共振、深度融合的生动格局,推动供水保障、民生服务、国企改革等重点领域实现新发展。
坚持政治统领,以筑牢思想根基凝聚奋进力量
德州公用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坚持政治统领、筑牢思想根基,紧密结合行业特点和使命任务,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一是强化党的领导。坚持“第一议题”制度,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生保障、国有企业改革发表了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将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在重大项目建设、水质安全保障、民生服务优化等工作中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二是加强理论学习。依托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周一夜读、青年理论学习等载体,筑牢信仰根基。开展“车间党课”“红色情景党课”,过“政治生日”特色活动等,进一步增强党性修养。三是激发奋斗动能。结合“以水为天 合作共赢”企业宗旨,将政治要求贯穿水务工作全链条。设置“党员先锋岗”“技师工作室”“匠心坊”等,将思想教育与岗位建功结合,引导全员在保障供水安全、提升服务效能中主动作为、创新突破。
坚持党建引领,以打造品牌矩阵激活红色引擎
通过“红色引擎”领航、构建“N个品牌”矩阵激活动能,让党建品牌实现“党旗红”引领“水务蓝”发展。一是筑牢战斗堡垒。持续深化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将党的领导贯穿品牌建设全过程,形成一支部一品牌。2个支部被德州市国资委评为“五星级党支部”,4个支部被评为“四星级党支部”。二是深耕品牌矩阵。结合实际工作,构建“水保姆”“水务集结号”“匠心润水”等党建品牌,实现“一品牌一特色、一领域一标杆”的发展格局:如天润第三党支部荣获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天润第四党支部荣获市“百名榜样”服务榜样称号等。三是凝聚品牌合力。顶层设计“一体化”,建立“党委统筹、支部主建、党员参与”的品牌培育机制;资源整合“一张网”,统筹党建资源、阵地资源、推动品牌之间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成效转化“一条链”,将品牌建设纳入党建考核体系,通过“群众满意”“品牌效能评估”等方式,不断动态优化品牌矩阵。
坚持服务民生,以群众所盼为引厚植枝叶关情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百姓冷暖、民生福祉都是习近平总书记心头最大的牵挂。作为民生企业,德州公用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始终努力做到让人民群众在用水上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一是推进设施改造。2024年,完成26个老旧小区供水专用设施改造任务,为13个深井水小区全部置换接通自来水水源,彻底解决5000余户居民用水吃水难题,实现中心城区自来水普及率100%。二是提升服务效能。线上24小时热线接听,线下24小时待命抢修,群众用水需求一键下单,供水服务迅速响应。设立“党员示范岗”,推行“上门服务”等特色举措,针对孤寡老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建立“红色档案”,党员定期上门检修管道,打造有温度的“红色供水服务圈”。集团省级服务品牌“心水相牵”连续通过复审。三是推动服务前移。推出一站式“拿地即申请”营商环境服务。每月开展“有供水困难找供水 供水人就在您身边”进社区服务活动,主动倾听居民诉求,上门检查供水设施,切实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坚持赋能发展,以党建业务深融促进提质增效
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是发展的“红色密码”。德州公用水务集团有限公司聚焦重点工程攻坚、安全供水保障、智慧水务等主责主业,以“党建+”模式激活强劲动力。一是组建工程尖兵。推动“支部建在项目上、党旗飘在工地上”,确保重大任务推进到哪里,党组织作用就发挥到哪里。比如,在雨水收集工程、骨干河道引调水工程等重点项目中,组建“水务铁军党员突击队”,攻克技术难题、保障工程质量。二是筑牢供水防线。发挥党的引领作用,进一步细化厂、网功能,全面整合区域内供、管、修业务,构建服务为先、管理优化、井然有序的供水管理机制,实现由点到面的全领域辐射及由面到点的精细化管理,更好保障市民用水安全性、稳定性、连续性。三是激活科技动力。秉持“党建引领科技创新”理念,党员冲锋在技术攻关与数字化转型前沿。推进智慧水务建设,党员带头优化智慧水厂、智能水表、管网监测、水质在线监测等系统,开展数据分析预测。经努力,申报课题获山东省十佳创新应用场景优秀奖。
坚持作风锤炼,以纪律严明树干部队伍新风向
德州公用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以纪律建设“硬约束”激活干部队伍“新动能”,推动“干净”为底色、“担当”为行动,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水务铁军,为水润民生注入强劲“廉动力”。一是严守思想防线。观看红色电影,邀请德州市委党校教授专题授课,全年2次廉政谈话范围覆盖全员,2次警示教育轮训,绷紧思想之弦。二是深化廉洁防控。从关键处着手。聚焦招投标、重点项目及关键岗位,开展专项监督。主动排查廉政风险点,精准定位隐患。深入推进“靠企吃企”整治,净化企业生态。为劳务派遣人员建立廉政档案,并完成每年更新全员档案,全方位筑牢廉洁防线。三是厚植廉洁土壤。重视家风建设,与党员、重点岗位人员签廉洁承诺书,与家属签助廉承诺书。开展讲座、微党课,组织书画评选、观影、写家书等活动,搭建以“单元大课+微型小课”为特色的红廉教育课程体系,营造廉洁氛围,打好落实“组合拳”,推动“宣廉”入脑入心。